韶风|名家论坛: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假说——演绎法
12月9日晚上7点,全国逻辑学学会常务理事、湖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主编、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陈道德教授应邀到我院做了“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假说——演绎法”的讲座。讲座由院长陈代湘教授主持。
陈道德教授首先以“如何做好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”为引入点,指出新颖的论点、充分有力的论据、缜密的演绎对于写成一篇好论文的重要性。之后他又列举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讲座的主题。他以“月球起源说”“大陆漂移说”等假说为例,从假说的三个特征、假说的形成阶段、提出假说需注意的三个问题、假说的验证等方面,深入细致地讲解了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研究方法——演绎法。他认为,假说的形成大致分为初始阶段和完成阶段。在假说形成的初始阶段,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作用比较突出,并以爱因斯坦挑战牛顿经典力学,提出了相对论为例,鼓励同学们不断培养创新性思维,不要被传统观念所束缚。
陈教授表示,假说的验证是一个历史过程,具有相对性。假说的验证阶段必须能解释有关的事实,运用演绎推理从假定中引申事实的结论,要不断充实假说的内容,才能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学说。他还引用了胡适先生五步法,简明地概括了假说的步骤:第一,遇到疑难的境地;第二,找出疑难之点在什么地方;第三,提出假说;第四,以假设为条件,把它的意义推演出来。第五,对推演出来的结论进行逐一验证。在讲座过程中,陈教授一再强调无论是教师做科研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,都要紧扣五步法走,这样才能写出具有说服力、创新性和严谨性的学术论文。
讲座最后,陈道德教授借胡适先生提出的“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”勉励大家,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,善于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思考,通过文献的查证、比较分析,敢于提出合理的假说,而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,进行归纳推理、逻辑论证,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。
学术动态最近发布
- [11-30] 华东师范大学晋荣东教授应邀来我院
- [11-21] 冯元博士应邀来我院讲学
- [11-18] 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做客韶风名
- [11-04] “新中国哲学七十年:反思与前瞻”
- [11-04] 杨雨教授畅谈诗与诗人
- [11-02] 纯粹之诗人与诗人的使命—“百家讲
- [10-21] 【CCTV10】《百家讲坛》天地大儒王
- [10-19] 厦门大学曹剑波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
- [10-18] 上海交大特聘教授陈嘉明做客韶风名
- [10-14] 观科学之前沿,品哲学之奥妙 ——中

快速导航
- [07-03] 湘潭大学社会工作硕士(MSW)教育中心
- [06-07] 湘潭大学